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2

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缓和中央与地方对立
B、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C、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D、精简地方的行政机构

3

南宋临安市内的摊点场地,以“行”和“团”相称,如酒行、食饭行、花团、青果团等;元大都城里有许多集中销售某一种商品的市场,如米市、面市、缎子市、铁市、骆驼市、珠子市等。这反映出宋元时期(  )。

A、城市政治职能的弱化
B、生产程序的日益完善
C、市场管理制度的规范
D、市场专业化发展趋向

4

汉初歌谣唱道:“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5

某校“中学生书社”俱乐部后墙上张贴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老师看过之后,向学生解释道(  )。

A、劝勉读书
B、格物致知
C、爱护环境
D、发扬儒家文化

6

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  )。

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
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C、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
D、思想引起社会变革

7

13世纪末,中国的这位天文学家发明早于欧洲300年的同类仪器,而意大利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男性诗人,标志着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他们的贡献或著作分别是(  )。

A、《甘石星经》、《歌集》
B、提出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十日谈》
C、《授时历》、《神曲》
D、实测子午线长度、《罗密欧与朱丽叶》

8

鸦片战争以后,由通商口岸发展壮大城市,呈现出快速繁荣的景象。但这些繁荣的大城市不仅没有承担起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相反“它们是外国商品进入中国的大门,也是中国财富外流的老鼠洞”。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A、中国城市职能发展不完善
B、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增加城市负担
C、中国沦为西方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D、欧美控制着中国城市的政治经济命脉

9

1916年3月,袁世凯宣布退位,放弃帝制。4月21日,袁世凯下令恢复责任内阁制,“委任国务卿总理国务,组织政府。”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当时(  )。

A、革命派掌控了全国局势
B、新文化运动成效较显著
C、民主共和思想成为潮流
D、《临时约法》得到恢复

10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很多史学家认为它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依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他们的理由主要是(  )。

A、它力图从思想深处铲除封建专制的根源
B、它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它是五四运动的先导
D、是资产阶级发起的

11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发表《对日战争宣言》,派大批干部进入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由东北军爱国官兵、工人、农民、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甚至部分爱国绿林英雄组成的各种形式的抗日义勇军纷纷拿起武器抵抗日本的侵略。这表明(  )。

A、国共合作抗日的局势明朗
B、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C、抗日成为全国各界的呼声
D、中国军民的抗战已经开始

12

农村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一些残垣断壁上尚存的标语、口号,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下列标语、口号中代表了中国正确发展方向的是(  )。

A、“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全民齐上阵,七年赶英美”

13

恩格斯曾直截了当地称克利斯提尼改革后的雅典为“民主共和国”。恩格斯的观点主要源于克利斯提尼推行的(  )。

A、以财产为依据的等级制
B、以地域为基础的选举制
C、为公民提供参政观剧津贴
D、用陶片放逐危害民主者

14

百度百科对某哲学家的介绍中,有如下词条:助产术、认识自己认识人生、麦穗。他是(  )。

A、梭伦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5

新航路的开辟让欧洲各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名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与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

A、西班牙、英国、法国
B、意大利、法国、荷兰
C、英国、意大利、荷兰
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16

宗教改革运动需要一个天才去发动,需要另一个天才去结束。甲这个煽动家,推动了宗教改革的滚石,而乙这个组织家则在滚石粉碎之前使它停止。乙组织家指的是(  )。

A、马丁·路德
B、斯蒂芬·茨威格
C、加尔文
D、普勒斯顿

17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18

下表为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主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20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  )。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考试真题答案解析第1张

A、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
B、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暴露
C、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农业机械化已基本实现

19

美国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肯尼思—华尔兹在其《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认为,美苏均势格局的出现不仅是因为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实力大致均等的集团,更是因为在这两个集团中分别存在着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盟主对阵营的维护和体系成员的控制。在此,肯尼思·华尔兹主要强调(  )。

A、美苏均势格局中存在着不均势
B、美苏为争霸而展开激烈斗争
C、美苏均势格局稳定了世界秩序
D、两极格局中充斥着强权政治

20

这位秃头领导人执政6年,苏联经济体制和建设模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一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  )。

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
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D、肯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21题26分,第22题14分,共40分。

(一)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法复兴的真谛并不在罗马法本身,而在于以它为承载而体现出来的时代要求。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罗马社会只要是自由的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在罗马法中,当事人可以依自己的意思来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如在口头契约中的誓约、嫁资口约中,只要当事人作出允诺后,债即产生。……法学家一致主张,在罗马境内,依法享有的人格权、物权等,都“不得被侵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董晓波著《市民精神与宪政:西方法治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2017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考试真题答案解析第2张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

有人认为,当经济、社会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时,政治民主变革势所必然。有人却不以为然,认为经济的现代化非必然引起政治民主化,而且政治的集权专制才是经济现代化的致胜法宝。

——据李季山《走向民主——英国第一次党政改革》

21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的主要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复兴”体现的时代要求(10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8分)。

(3)结合有关史实,评述材料三的观点。(8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二)

材料:

民主观念之于中国是一个“舶来品”。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流变表现为阶段性的特征。观念的流变离不开那些关键性的人物。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胡适等。他们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表达民主观念的概念及与此匹配的一套支撑性的词汇,均成为中国近代民主观念流变史上的重要环节.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

成果简介》

22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中国近代民主观念之流变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民主观念流变的风向标式的人物加以修改、补充或否定,如补充至少补充两名,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