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小学语文)考试真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发(bèng)
杂(jiā)风驰电
(chè)白雪皑
(ái)
B、桎
(kù)信
(jiān)
咄逼人(duó)怙恶不
(quān)
C、
邻(pí)愤
(mèn)刚
自用(bì)
轻怕重(niān)
D、
号(shì)
怨(mán)
光瓦亮(zèng)苦心孤
(yì)

2

下列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蔓延 不胫而走 披星戴月 沽名钓誉
B、候鸟 按步就班 事必躬亲 仗义直言
C、精粹 察言观色 坚苦奋斗 别出心裁
D、偌大 各行其是 老马识图 出人头地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

端午节最令人期待的食物是粽子。包粽子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放进滚水里煮熟。吃的时候撒上白糖或浇上糖稀,甜糯可口。

①用勺子把湿漉漉的糯米灌入、压紧

②再翻过个儿包上

③用五彩丝或马莲草绑上

④把包粽子的苇叶卷成角形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她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
B、《标准汉语》的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C、考古学者称,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D、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默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5

默写诗文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实现理想抱负的乐观心态。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一)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①,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②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④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广才:增长才干。②淫慢:放纵懈怠。③险躁:轻薄浮躁。④意:意志。

6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3分)

(1)后倾覆(  )

(2)悲守穷庐(  )

(3)贤臣(  )

7

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

用“/”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

咨臣以当世之事。

9

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
B、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
C、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
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

10

乙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

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5分。

(二)

南乡子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1

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2分)

12

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  )(3分)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1分。

(三)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春光离不开她们不断地点缀,才显得如此春意盎然。

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上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他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环境。

⑪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⑫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青苔的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⑬她们总是满腔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

⑭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⑮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13

结合文意,请简析“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3分)

14

品味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在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

15

阅读全文,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文中“回”字用双引号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拾漏”用双引号是特定称谓
B、文章双线交织,虚实结合,暗线是对青苔的描写
C、第⑧段插叙,再现父亲清除青苔的情景,体现父亲对青苔的喜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含蓄隽永,富有表现力

16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7

请以“那一刻,让我怦然心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诗歌、喜剧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要鲜明。

(2)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字数不少于700字。

,